南阳市收藏协会,雍正(1723~1735年)一朝虽然只有13年,但它的制瓷成就却达到了清代官窑的历史高峰,其品种之多,制作工艺之精都是其他朝代所无法比拟的。雍正皇帝实际上是一位性情中人,从其批阅的奏折中就可以看出雍正的形象,雍正每天政务非常繁忙,每天的工作量大约要写五千多字,而且都是用毛笔书写,除此之外还要会见大臣、上朝等等,即便如此,对御瓷烧造雍正仍然十分重视,花时间关心。
据清宫造办处档案记载,雍正皇帝本人曾多次规定瓷器的造型、花纹图案,不仅要求烧成的瓷器各部分尺寸适度,而且重视气势和神韵,讲究轮廓线的韵律美,对于要烧造的御用瓷器必须经雍正皇帝审定,方可烧造。为此,景德镇御窑厂的督陶官年希尧、唐英根据旨意,集中了全国Zui的制瓷工匠,不惜工本,竭尽全力地烧制,以博取皇帝的欢心,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业绩。应该说,雍正皇帝的审美情趣,对这时期瓷器的造型、绘画艺术风格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。
雍正瓷器的画片可谓丰富多彩,无论是仿品还是原创,都非常繁复,华丽(那时候大多是仿明代的,特别是仿造永宣的瓷器画片)。雍正时期比较有名的画片有姜太公钓鱼,过墙龙,西厢记,凤穿牡丹等等都是雍正时期开始出现的画片。由以过墙龙Zui为出名,也Zui被后世所效仿。
雍正青花在整个青花瓷的历史上,虽并不能像元青花、明永乐、宜德、成化和清康熙青花那么重要,但它是采用浙江上等青料,加以精炼,因此青色幽静而匀润。除初期制品仍有康熙青花的指捺纹特征外,一般均显得比康熙趋于淡雅,但青色有晕散现象。
特别是仿烧前朝的青花,有的不仅造型神似,尺寸大小一致,而且纹饰色彩描绘逼真,达到了“仿古暗合,与真无二”的程度。雍正仿明代早、中期青花作品,追求形神俱似;仿明代后期青花则比原作更精雅;沿袭康熙青花作品几乎完全一致,如不注明年款,难以区别。雍正仿明代永乐、宣德青花尤其精美,某些方面已经明显超过了永宣的水平,带有雍正朝特征。
雍正仿古瓷不是刻意模仿,而是在自身条件的基础上模仿,对于古瓷的缺陷,则是利用新的技术去克服。例如,宣德时期的玉壶春瓶是拉坯制作的,雍正时期的玉壶春瓶则是利用模具倒出来的;宣德时期的青料采取的是水洗法提炼青料,铁锈斑无法完全清除,雍正时期对青料采用的是火锻法提炼,可以完全清除青料中的铁锈斑。然而,为了达到宣德青花的效果,工匠没有刻意使用含铁锈的青料,而是在绘画时,在画中使用青料点染,同样可以达到宣德青花的效果,又在青花中不见铁锈斑。真品青花中可见小笔绘画的痕迹,雍正仿品青花中无此笔痕。
雍正仿永乐、宣德青花与真品相比较,真品圈足未经打磨,雍正仿品圈足多经过打磨而呈滚圆的泥鳅背状;真品因淘洗不精底部见火石红,雍正仿品淘洗精细底部无火石红;真品胎较厚重,雍正仿品胎较轻薄;
雍正时期由于施彩方法众多,因此画面上可以表现得非常丰富,再加上朗窑红等新式瓷器逐渐盛行,雍正瓷器画片可谓是百花争艳,冠绝群芳。我们在鉴定雍正瓷器瓷器时可以从画面风格上基本断代,特别是那些雍容华贵的,都可以往雍正靠,略显单薄的,则更偏向乾隆。
不同于其他时期的绚烂和堆砌,雍正时期的彩瓷图案明显有收敛之态,器身上绘制的人景花鸟均有明显的缩小和聚拢特征,纹饰绘制的笔触也更加纤细,这使得瓷面上的图画更加紧凑和错落有致,富于立体感。
雍正时期的粉彩瓷在造型、胎釉、彩绘等方面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。彩瓷用色也相对比较淡雅,颜色柔和不艳,彩中带素。以白地彩绘为主,还有各种色地彩绘,如珊瑚红、淡绿、酱地以及墨地等。雍正时的珐琅彩与康熙时也有显著区别,在制作工艺上更为精细。康熙时,一般都是带彩地的较规矩的图案画。而雍正时,都是不带彩地的绘画,特别是讲求画意,而且绘画题材也多了起来,如花鸟、山水、松、竹、梅等,表现的形象极为生动。
绘彩的技法上,五彩用单线平涂法,粉彩则用“渲染法”,吸收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“没骨”技法,突出阴阳向背,浓淡相间,层次清楚,富有立体效果。其步骤是,依照原先画成的花朵或衣服的轮廓范围,先填上一层玻璃白,由于它不透明,需空出所画笔痕,等干以后,再以色料进行渲染,效果是使花瓣和人物衣服有浓淡明暗之感。例如雍正粉彩的花朵一般用胭脂红着色,往往在花蕊部分保留的色料Zui多Zui厚。从花心到花瓣愈往外,红色洗去得愈多,使色料本身就造成不同层次的立体感,这是五彩单线平涂法所无法达到的效果。
雍正皇帝性格严谨有序,审美趣味极高,据说素雅高贵的单色釉(颜色釉)正是他Zui喜欢的瓷器品类。雍正年间的单色釉瓷器颜色较之康熙时期更加精致和柔美,暗纹的绘制也更加的轻巧纤细,且注意构图,有密集有留白,甚至还有规律的几何形韵律纹饰。
宫廷瓷器功能各有不同,例如蓝色釉就往往被用于祭祀活动。而根据遗留下来的瓷器来看,雍正在位期间Zui常见的单色釉釉色应该是红釉、黄釉和青釉。红釉是在康熙时期进行改制烧至巅一峰的品类、黄釉和蓝釉则可能更接近于雍正自身的审美趣味。
雍正时期瓷器的胎可以说是细中带细,瓷土选料精细,研粉、澄浆、制坯等工艺要求严格,烧结火候适度,因而胎体坚白细润,成型规整,胎薄体轻,可和明代永乐、成化白瓷釉瓷媲美。胎体迎光透视,莹润无瑕,有的略显淡青色(明代多显红润)。大器胎体也能均匀一致,不显厚重;小剑气轻巧玲珑。仿古代名窑器的胎体,和宋器那种黑灰色颇为相似,所以称为“铁骨大观”。仿汝器胎体为香灰色或微泛红褐色,文献中比之为“铜骨之汝”。即使是无款的民窑器,胎体均细,无釉砂底也都光滑细润。
雍正时期官窑瓷器的款识,早期、中期及晚期俱有特色,一撇一点一划间皆有线索可寻;后仿品字体笔法等必露破绽,多数呆滞、刻板或草率。
附图乃雍正官窑瓷器底款的篆书年号,《大清雍正年制》六字分三行,每行两字。此种篆体六字款有青花、刻印和金彩三种,字体皆方整,外无双框。那时官窑瓷器另有四字款《雍正年制》,除了青花,还有刻画与模印两种,分两行,每行两字。少数为四字篆书竖式款,分有框和无框。有少量四字篆书款乃分上下左右,如古钱文排列方式。
其实,雍正官窑用篆书款不多,主要乃用楷书,中后期为宋体小楷。真款平整秀雅,亦圆润有力。至于行书、草书与隶书则绝少见。另有一些书《雍正御制》,也有官窑器乃依御令不书写年款。
雍正时期的瓷器,堪称屹立于清朝审美的巅一峰。总体风格轻巧俊秀,典雅精致,构思别致,线条柔和圆润,讲究变化,比例协调、规整而不厚重。
- 南阳市收藏协会,玩好古瓷器收藏必备的瓷器鉴定入门知识 2021-01-28
- 南阳市收藏协会,明代瓷器鉴定四大要法和特点 2021-01-28